绝味食品陨落:明星代言难救,营收暴跌的真相
“卤味一哥”陨落?绝味食品的2024:明星代言救不了的颓势
引言:昔日荣光,今日阴霾
曾几何时,走街串巷都能闻到的那股麻辣鲜香,是绝味食品刻在中国人味蕾上的独特记忆。凭借着无孔不入的门店扩张策略,以及那一口令人欲罢不能的鸭脖,绝味硬生生在红海一片的卤味市场里杀出了一条血路,坐稳了“卤味一哥”的宝座。 然而,资本市场的残酷之处就在于,它只认结果。当你还在回味昨日的辉煌时,市场的风向早已悄然转变。2024年,绝味食品交出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镜的成绩单:营收、净利双双下滑,昔日的光环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。你可能会说,请来当红流量明星范丞丞代言,不就是为了借助粉丝效应,重振雄风吗?结果呢?雷声大雨点小,收效甚微。 问题来了,绝味食品这艘曾经的巨轮,究竟遭遇了什么?是整个卤味行业都面临着不可逾越的寒冬?还是绝味自身战略出现了重大偏差,导致它一步步走向困境? 是时候拨开迷雾,一探究竟了。
上市以来最差年报:营收净利双降背后的真相
数据说话:断崖式下跌的业绩
别跟我提什么“稳中向好”,也别跟我扯什么“长期主义”。在商言商,业绩才是硬道理。2024年,绝味食品的表现只能用“惨不忍睹”来形容。营业收入62.57亿元,同比下降13.84%;归母净利润更是直接腰斩,只剩下2.27亿元,同比暴跌34.04%。如果说全年数据还不够直观,那么分季度来看,第四季度简直就是一场灾难。前三季度好歹还勉强维持着体面,结果到了第四季度,营收直接跳水23.80%,净利润更是亏损高达2.11亿元!这可不是小打小闹,而是实实在在的崩盘。作为一个上市企业,这样的成绩单,说句难听的,简直对不起股民的信任。
成本下降难掩颓势:毛利率上升的假象
看到毛利率上升,有些人可能会自我安慰,说“你看,绝味还是有进步的”。但且慢,这所谓的毛利率上升,真的是企业经营能力提升的结果吗?仔细一看,原来是靠原材料采购单价下降带来的。说白了,就是占了上游供应商的便宜。这种靠外部因素带来的毛利率提升,根本就站不住脚。一旦原材料价格反弹,绝味立马就会被打回原形。更何况,主营业务收入都下滑了13.95%,就算毛利率再高,也掩盖不了整体颓势。这就像一个人得了重病,脸色再红润,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。
投资滑铁卢:盲目扩张的反噬?
业绩下滑,除了自身经营问题,还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绝味的投资策略。2024年,绝味食品的投资收益亏损了1.6亿元,占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-34.65%。这意味着,绝味辛辛苦苦卖鸭脖赚来的钱,很大一部分都被投资失败给吞噬了。当然,投资本来就有风险,但如此高的亏损比例,不得不让人怀疑绝味在投资决策上是否存在问题。盲目扩张、投资方向不明确,最终只会让企业陷入泥潭。
2025开局不利:颓势延续,何时是个头?
如果说2024年是绝味食品的至暗时刻,那么2025年的开局,则预示着这场寒冬还将持续。一季度,营收同比下降11.47%,净利润同比下滑27.29%。这说明,绝味食品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止血方法,颓势仍在延续。如果不能尽快扭转局面,那么未来只会更加艰难。留给绝味食品的时间,真的不多了。
豪掷千金的营销困局:范丞丞也带不动的货?
畸高的销售费用:饮鸩止渴的策略?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绝味食品这几年在营销上砸了不少钱。2024年,销售费用高达6.67亿元,同比增长23.31%。其中,广告宣传费更是水涨船高。请代言人、搞活动、铺渠道,看起来热闹非凡,但效果呢?前面已经说了,营收净利双双下滑,这说明这些钱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额。更让人费解的是,在近三年净利润表现不佳的情况下,销售费用却不降反增。这就像一个病人,明明已经虚弱不堪,却还要拼命吃补药,结果只会适得其反。这种饮鸩止渴的策略,真的能救得了绝味吗?
Z世代的滑铁卢:线上转型为何如此艰难?
没错,Z世代是消费主力军,线上渠道是未来趋势。绝味食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所以才会在营销上大刀阔斧地改革,又是请明星代言,又是增加抖音、美团、小红书等营销渠道。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2024年,线上渠道营收仅为5113.25万元,同比下降52.29%。这说明,绝味食品的线上转型,彻底失败了。原因是什么?我认为,一方面是绝味食品对线上营销的理解还不够深入,只是简单地把线下那一套搬到了线上,没有真正抓住Z世代的消费心理。另一方面,绝味食品的产品本身也缺乏吸引力。在竞争激烈的线上市场,如果产品没有独特的卖点,再多的营销投入也是白搭。说白了,绝味食品的线上转型,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,跳进海里瞎扑腾,结果只能是越游越远。
募投项目成“拖油瓶”:超11亿资金的低效运转
一延再延的工程:产能过剩还是另有隐情?
原本指望募投项目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,结果现在却成了拖累业绩的“绊脚石”。绝味食品的“广东阿华年产65700吨卤制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”和“广西阿秀年产25000吨卤制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”,总投资超过11亿元,但进展却异常缓慢。项目一再延期,至今仍未完工。绝味食品给出的解释是,受到地方封控政策的影响。但说实话,这个理由未免有些牵强。疫情影响是客观存在的,但其他企业怎么就能克服困难,按时完成项目呢?更何况,绝味食品自己也承认,近年来食品餐饮行业经历较大调整,整体需求较弱,公司现有产能尚有富余。这是否意味着,绝味食品当初在规划募投项目时,就对市场形势判断失误,导致现在产能过剩?如果是这样,那么这些募投项目不仅不能带来收益,反而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,加剧业绩下滑。
“理财”的诱惑:募集资金的另一种用途?
既然募投项目进展缓慢,那募集来的资金都用到哪里去了呢?绝味食品给出的答案是,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投资理财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为4.5亿元,同时使用总额度不超过3亿元进行现金管理,2024年度购买理财产品产生的收益为522.28万元。看到这里,我不禁要问一句,绝味食品到底是想做卤味,还是想做理财?募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,提高竞争力,而不是为了赚取一点蝇头小利。如果把募集资金用于理财,那还不如直接把钱分给股民,至少还能落个好名声。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,只能说明绝味食品对未来的发展缺乏信心,已经失去了进取心。
百亿营收梦碎:绝味食品的未来在哪里?
战略失误:创新乏力,固步自封?
曾经,绝味食品豪情万丈地定下了2025年实现百亿营收的宏伟目标。现在看来,这个目标已经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。面对业绩下滑、营销困局、项目延期等诸多问题,绝味食品需要做的,不仅仅是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而是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战略。这些年,绝味食品给人的感觉是创新乏力,固步自封。产品还是那些老产品,口味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,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,就很容易被对手超越。绝味食品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找到新的增长点,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行业内卷:竞争加剧,危机四伏?
当然,绝味食品面临的困境,也与整个卤味行业的大环境有关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卤味市场,竞争日趋激烈。周黑鸭、煌上煌等老牌劲旅虎视眈眈,新品牌也在不断涌现。在这种情况下,绝味食品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。更重要的是,消费者对卤味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。传统的卤味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,他们更喜欢口味多样、健康营养、方便快捷的产品。绝味食品需要抓住这些新的消费趋势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否则,等待它的,只能是被市场淘汰的命运。
相关文章
-
同宇新材IPO疑云:高增长神话或破灭?揭秘营收、利润背离真相详细阅读
同宇新材IPO疑云:高增长神话下的重重迷雾 闯关之路:一波三折的上市征程 同宇新材,这家以电子树脂为主业的公司,其IPO之路可谓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...
2025-04-20 119
- 详细阅读
-
90%的人都不知道!汽车头枕调不好,等于“颈上悬刀”!详细阅读
前言:汽车头枕的重要性 调整头枕,关乎舒适与安全 在日常驾驶中,汽车座椅的头枕往往容易被忽视。然而,一个经过正确调整的头枕,对于驾驶员的舒适性和行...
2025-04-07 380
- 详细阅读
-
⚠️ 曝光!中国家电"黑科技"称霸全球,洋品牌哭晕在厕所!详细阅读
AWE:见证中国家电品牌崛起之路 一年一度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(AWE),历经十五年的发展,已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展会,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家电产业...
2025-03-28 519
- 详细阅读
- 详细阅读
- 详细阅读
发表评论